第一百零一章:郑和首次下西洋(一)
书迷正在阅读:清穿之想当太妃、幻想侦探社、为谁风露立中宵(1v1古言h)、妖蛇(人蛇H,1V1)、睡错了(H)、当时月和后来雪、酸葡萄、藏娇(SC,金丝雀)、彩云易散(职场 NP H)、坠落gl(ABO)
海船能够远洋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 “最后,帆分为了大帆与小帆,且开始转向船舷之外,这么做是为了获取最大的风力。” 庆耀微微点头,表示赞同。 胡濙接着道:“据学生考证,水密舱壁出现于魏晋时期。《宋书·武帝纪》在记录晋代孙恩、卢循率领船队叛乱时曰:‘别有八槽舰九枚,起四层,高十二丈。’此八槽舰,学生认为是用水密舱壁将船舱分成八个舱。” 历史上,华夏水密舱壁的发明早了欧洲一千多年,在世界造船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。 1 “此外,为了保障船舶的水密性,捻缝技术同样得到了提升。自唐代以来,造船的工匠就已经开始用桐油、石灰、麻纤维做成捻料填于连接处的缝隙中,以求提高船舶水密性。” “至于在船舶的强度、水密性与结构方面,汉代楼船便开始使用铁钉连接之法来确保船体强度,唐宋时采用了榫接和铁钉并用的连接之法。” 胡濙说的头头是道,庆耀不禁数次颔首。 “据学生了解,大明的宝船在钉接技术方面,更为复杂与完善。钉有锹钉、铁锔、铲钉、蚂蝗钉等,使较复杂的木结构可通过各种船钉拼合、挂锔上卡加固,从而使木帆船的尺度、容量、功能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,并可以确保船舶之坚固。” 胡濙咽了一口唾沫,接着说道:“此外,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成熟,我大明的造船工匠们对于船舶的结构、比例也愈加熟知,如巨型海船长与宽的比值正好可以使船体更加稳定,这也是唐宋造船工匠们不曾做到的